第194章 贪嗔痴与放手
书迷正在阅读:凌逆苍穹、至尊剑帝、团宠:勇敢龙崽,不怕困难、圣徒之幻卡、云夕双骄、天地任我行之二、反派:魔帝听令,诛杀主角、万灵纪元、团宠的修真之路、大千邪主
。不过想到林浅一生游戏人间,说出此语实在不足为奇。 见许半生没有继续说,史一航便精心思索。起先是不以为然,觉得《楞伽经》是性宗经典,虽非至高法典,可其盖罗万象,又岂是区区贪嗔痴三字可以概括的。 可是越思索越觉得心惊。 《楞伽经》主要讲的就是性相二门,却二门均衡发展,不偏不倚。欲使人了四门,离四门,最终及到如来自觉圣趣。 所谓四门,指的是五法、三自性、八识以及二种无我。五法指的又是相、名、妄想、正智和如如。三自性指的是缘起、妄想和成,八识便是最常见的眼耳鼻舌身意加上末那和阿赖耶。而二种无我,则是人无我和法无我。这四门有一条共同的也是基本的脉络,就是从世俗种种起,到七情六欲纷杂,再到最终的涅槃境大圆满。 五法中的相、名、妄想,指代人世生灭,而正智和如如则指代真谛。 三自性中前两项自性同样指代生灭,成自性则指代真谛。 八识的前六识是生灭,后二识是真谛。 二种无我的人无我是生灭,法无我才是真谛。 及至整部《楞伽经》的脉络,似乎也是如此,了四门为生,离四门为灭,如来自觉圣趣则是真谛。 贪嗔痴三字自然不可能概括整部《楞伽经》,可是这三个字却伴随了